小寵

小寵

亞馬遜角蛙的護理知識
亞馬遜角蛙的護理知識
亞馬遜角蛙不喜歡被陽光直射,當陽光太強烈時,它們就會找一個陰暗的角落躲起來,所以一般情況下,亞馬遜角蛙在白天都不會出來活動,直到傍晚日落西山時,它們才愿意出來捕食。如果飼主在蛙缸中還種植了植物,那么千萬不要忘記給亞馬遜角蛙設置一個躲避陽光的地方。[詳細]
2014-08-07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1808次瀏覽
亞馬遜角蛙品種簡介
亞馬遜角蛙品種簡介
亞馬遜角蛙可謂是角蛙中最負盛名的一個亞種,并不是因為它們最常見(最常見的是鐘角蛙),而是因為它們的身價不菲,沒有數(shù)千元你根本不可能買到一只亞馬遜角蛙。但即便如此,小寵愛好者對亞馬遜角蛙的喜愛也并未減少,反而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起這樣一種動物來。[詳細]
2014-08-07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4904次瀏覽
亞馬遜角蛙形態(tài)特征
亞馬遜角蛙形態(tài)特征
亞馬遜角蛙非常容易與其他蛙類區(qū)分開來,我們可以結合以下三點來做出判斷:1.亞馬遜角蛙體型大,它們是大型蛙,成蛙體長一般都會超過7cm;2.亞馬遜角蛙頭部有一對長長的角;3.亞馬遜角蛙身上有獨特的紋路。如果你看到的蛙與上述幾點不符,那么幾乎可以斷定它們不是亞馬遜角蛙...[詳細]
2014-08-07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902次瀏覽
深紅玫瑰鸚鵡的形態(tài)特征
深紅玫瑰鸚鵡的形態(tài)特征
理想的深紅玫瑰鸚鵡的體長應在34cm左右,理想的體重應在115-170g之間,深紅色的羽毛是最引人矚目的,一直是人類受歡迎的寵物鳥,飼養(yǎng)的人也比較多。[詳細]
2014-08-07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3401次瀏覽  來自子標簽:寵物鳥
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的飼養(yǎng)知識
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的飼養(yǎng)知識
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繁殖的最佳時期應在每年的春天,但在北部的族群約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開始交配,在繁殖的季節(jié),該鳥一天有可能交配很多次。人工繁殖的雙黃頭亞馬遜鸚鵡一般不怕人,但適應環(huán)境后的雙黃鳥會變的很強壯,有可能會產生攻擊性。[詳細]
2014-08-07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1300次瀏覽  來自子標簽:寵物鳥
指猴的品種簡介
指猴的品種簡介
在大多數(shù)人的印象中,指猴體型非常小,它們的體長不會超過人類一根手指的長度,由于實在太過迷你,它們甚至可以把人類的手指當成攀爬物緊抱,所以人們便將它們稱呼為指猴。但指猴之所以被稱為指猴,原因并不在此,指趾特長才是指猴名字由來的真正原因,而且指猴的體型也并不小...[詳細]
2014-08-06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2000次瀏覽
指猴以什么為食
指猴以什么為食
指猴在7個月大之前都會以母親的乳汁為生,這個時候它們還不需要擔心食物的來源問題。不過在它們2歲大后,它們就會離開母親獨自生活,于是如何尋找到合適的食物成為它們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。一般情況下,在斷奶后,幼仔就會跟母親學習捕食的技巧,比如它們會跟母親學習如何利用...[詳細]
2014-08-06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5604次瀏覽
指猴的生活環(huán)境
指猴的生活環(huán)境
在野生的指猴還沒有滅絕前,馬達加斯加雨林就是它們的棲息地。指猴非常適應馬達加斯加雨林的氣候,而雨林也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。一般情況下,指猴白天會待在自己所筑的巢中睡覺,因為它們是夜行性動物,所以到了晚上指猴才會現(xiàn)身。指猴大多獨居,不過也有些指猴會與其他指...[詳細]
2014-08-06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4903次瀏覽
指猴的形態(tài)特征
指猴的形態(tài)特征
雖然狨猴也會被一些人稱為“指猴”,但這里所說的指猴并不是狨猴。真正的指猴長相怪異,它們完全不會觸發(fā)人們心中的萌點,在馬達加斯加島(指猴的棲息地),人們甚至會認為指猴會給它們帶來不詳,因此大肆屠殺。此外,指猴也不像狨猴一般較小,它們一般都能長到跟貓咪一樣大,...[詳細]
2014-08-06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3100次瀏覽
澤蛙的護理知識
澤蛙的護理知識
因為澤蛙在不少地方都很常見,所以有人會直接將蝌蚪、甚至是蛙卵直接帶回家飼養(yǎng)。不過很多人在將蛙卵和蝌蚪帶回家后卻發(fā)現(xiàn)不少令人尷尬的問題,比如蛙卵要怎樣孵化、蝌蚪要怎么喂食等等。其實澤蛙卵和蝌蚪的適應能力很強,只要飼主做好下述工作,經過40天左右的養(yǎng)護后,你就會...[詳細]
2014-08-06  0個評論  0個喜歡  3907次瀏覽
5 人關注這個標簽
父標簽
子標簽
用關愛與呵護譜寫的養(yǎng)寵百科,全面的養(yǎng)寵知識滿足所需,專業(yè)的寵物醫(yī)生在線解答,為愛寵健康生活保駕護航。波奇——全面關愛寵物生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