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海棠的外形特點及品種簡介
鹿角海棠又名熏波菊,為番杏科、鹿角海棠屬多肉植物。由于鹿角海棠的植株不大,葉形和葉色都非常優(yōu)美,并且有一定的觀賞價值,還能起到一定的凈化空氣的作用。
鹿角海棠為多漿肉質(zhì)灌木。林高25—35厘米,老枝灰褐色,分枝處有節(jié)間。葉粉綠色,交互對生,對生葉在基部合生。葉半月形,肉質(zhì),三棱狀,長2.5~3.5厘米,寬0.3-0.4厘米,葉端稍狹。全株密被極細短茸毛。花頂生,具短梗,單出或數(shù)朵間生,花徑3.5 --4.5厘米,花白或粉紅色。冬季開花。
中文學(xué)名:鹿角海棠
拉丁學(xué)名:Astridia velutina
別稱:熏波菊
界:植物界
門:被子植物門
綱:雙子葉植物綱
亞綱:原始花被亞綱
目:中央種子目
科:番杏科
屬:鹿角海棠屬
種:鹿角海棠
分布區(qū)域:原產(chǎn)非洲西南部
詞條相冊
鹿角海棠的栽培要點
和別的多肉植物不同的是,鹿角海棠的休眠期并不明顯,但是也在夏季,只要注意夏季的陰涼通風(fēng),鹿角海棠就能夠安全度夏了。鹿角海棠群生的話會非常漂亮,但是生長速度不快,所以飼養(yǎng)鹿角海棠是需要一定耐心的。
鹿角海棠栽植宜選地勢稍高不易積水、向陽的地方。土壤為中性偏堿,pH值不低于7。上質(zhì)要求疏松,但不能過于肥沃,栽植穴應(yīng)根據(jù)根系大小而確定,栽植深度以距地面10厘水為宜,最好帶土團栽植,栽后澆足水。噴施新高脂膜,隔絕病蟲害,提高存活率。
鹿角海棠每年春季換盆,并整株修剪,加入肥沃的泥炭土或腐葉土和粗沙組成的混合土壤,稍加噴水即可。春季生長期以保持盆土不干燥為準,多在地面噴水,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。夏季,鹿角海棠呈半休眠狀態(tài),可放半陰處養(yǎng)護,保持盆土不過分干燥。秋后,鹿角海棠開始繼續(xù)生長,每半月施肥1次。臨冬莖葉生長進入旺盛期,并開始開花。冬季室溫保持在15-20℃時,開花不斷。盆栽2-3年后,需重新扦插更新。
鹿角海棠生長適溫18-25度,冬季不低于10度;配土一般可用肥沃的泥炭土或腐葉土和粗沙組成的混合土壤;澆水一般春秋季生長期以保持盆土不干燥為準,多在地面噴水,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,夏季放半陰處養(yǎng)護,保持盆土不過分干燥;生長期施肥一般每半月1次;繁殖方式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,播種,4-5月采用室內(nèi)盆播,播后10天左右發(fā)芽,幼苗根細而淺,需謹慎澆水,1個月后移苗,扦插以春、秋季進行為好,選取充實莖節(jié),剪成8-10厘米,插于沙床,約15-20天可生根。
鹿角海棠的繁殖方法介紹
鹿角海棠的植株并不高,常呈亞灌木狀,其葉片肉質(zhì)并且具三菱,非常特別。由于鹿角海棠群生后會非常漂亮,如果你有興趣的話,可以自己動手繁殖鹿角海棠。鹿角海棠常用扦插和播種兩種方法進行繁殖。
1、扦插:鹿角海棠正常生長后會慢慢長高分枝,挑選比較高大的老點的木質(zhì)枝條,新枝太嫩不容易扦插,老枝剪下后晾幾天就可以直接插在植料里,風(fēng)箏曾經(jīng)直接插在泥土里,整整一個冬季沒有長根,春天來到才開始生長,干透給水,所以只要土壤微微松軟就可以扦插繁殖了。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。群生了以后才會很漂亮,生長速度不慢。
2、播種:4-5月采用室內(nèi)盆播,播后10天左右發(fā)芽,幼苗根細而淺,需謹慎澆水。1個月后移苗。扦插,以春、秋季進行為好,選取充實莖節(jié),剪成8-10厘米,插于沙床,約15-20天可生根。根長2-3厘米時可栽盆。